在抗战初期,中国充斥着两种思潮:“亡国论”与“速胜论”。国民党营垒中一直存在着“亡国论”思潮。有人提出“中国武器不如人,战必败”。全国抗战开始后,又有所谓“再战必亡”论调。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是“亡国论”的突出代表。亲英美派的蒋介石虽已进行抗战,但仍表现出某些动摇。另一种错误思潮就是“速胜轮”。淞沪会战时,蒋介石集团一直指望英、美、法等国出面干涉,并要求苏联出兵。因此有人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三个月,国际形势一定变化,苏联一定出兵,战争很快就能解决。
与持“亡国论”和“速胜轮”的人相比较,在抗日阵营中更多的人认为抗战将持久地进行,但大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。正确回答持久战理论的,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。
1938年5月,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,写出了《论持久战》和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两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,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,批评了关于抗战的错误思想。
在《论持久战》中,毛泽东全面考察和论证了中国能够、也必须经过持久抗战才能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,并且指出,持久的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。
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是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理论纲领。它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,以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,批判了关于抗日战争的各种错误认识,因而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、全军和广大人民,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。